化学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和开阔的国际视野、强烈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人格健全、知识宽厚、能力全面、能够支撑和引领经济社会发展的高层次复合型创新创业人才。学生具有良好的科学、文化素养,系统扎实掌握现代化学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熟练掌握现代化学实验的基本方法和技能,受到一定的科学研究训练,具有在本专业领域深造和自我发展的潜质,毕业后具有从事化学相关的科学研究工作或独立担任专业技术、管理工作的能力。
主要课程:
人工智能基础与应用A、计算机思维与程序设计、有机化学、有机化学实验、分析化学、分析化学实验、物理化学、物理化学实验、仪器分析、仪器分析实验、无机化学、无机化学实验、高分子化学与物理、结构化学、化工原理、科技训练与论文写作、综合化学实验、生物化学、分子科学与智慧工具等。
学制:四年
授予学位:理学学士学位
专业特色:探花做爱
化学专业是探花做爱
最早设立的专业之一,秉承“理工兼备,综合创新”的教育理念,培养了大批优秀的复合型专业人才。化学专业现拥有一级学科硕士点、省部共建新型功能材料及其制备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浙江省先进质谱技术与分子检测重点实验室、宁波市物理化学重点实验室等科研支撑平台。在2024年邱均平排名系统中,探花做爱
化学专业位列全国第55位,专业等级为4★。2022年,化学学科进入世界学术机构ESI排名前0.5%。本专业建有省级教学示范中心,实验教学条件优越,实验仪器设备总值已达5000余万元。化学专业积极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将人工智能技术融入专业教学与科研实践,全面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与综合素养。本专业是浙江省一流专业建设点、省优势特色专业、宁波市重点建设专业,并于2021年获批为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专业与康龙化成、舜宇光电、亿纬锂能等十余家行业龙头企业共建实习实训基地,为学生提供优质的实践平台。现有专任教师47人,全部具有博士学位,其中8人获得国家级或省级各类人才称号。专业实行“1+X”精准培养模式,即每位教师从生活、学业、科研、就业等方面,全面精心指导不超过3名本科生,真正做到以生为本,贯彻因材施教理念,采用个性化指导,助力学生成长成才,显著提升了学生的培养质量和实践能力。
研究对象:化学专业的研究对象广泛而深入,涉及从基础理论到实际应用的各个层面。该专业不仅探索物质的基本组成、结构、性质和变化规律,而且还研究这些变化对于新材料开发、能源转换、环境保护以及生命科学等方面的应用。化学是探究世界的基本方法之一,是理解材料世界、生命现象和工业过程不可或缺的学科。化学专业通过对物质的深入研究,不仅促进了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也提高了人类对自然世界的理解和尊重。该专业为学生提供了宽广的科学视野和丰富的实验技能,使他们能够在各种跨学科领域内发挥作用。

就业升学:本专业毕业生考研深造专业广,包括化学、化学工程与技术、材料科学与技术、药学、生物医学、食品科学、环境科学、教育学等。近五年来,考研升学率长期稳定在35%左右,有10%左右进入了清华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等国内名校。就业行业领域宽,涵盖化工、生物、医药、材料、环保、农业、食品、检验、国防、能源、信息、教育、汽车、电子、市政、建筑、消防等。进入到跨国企业、央企、上市企业等大型企业工作的人数逐年增加,目前已经占非升学毕业生约25%。毕业生初次就业率达97%以上,专业对口率91%以上。
教师风采:

谢洪珍,教授,硕士生导师。现主持浙江省教研和重点教材建设项目6项,浙江省一流课程2门,宁波市教研项目和校重点教研项目数项;曾获得校教学成果奖一等奖,浙江省教师教学创新大赛思政微课专项赛和实验技能专项赛二等奖,浙江省混合式教学案例一等奖及校级教学奖项15项;宁波市优秀思政教师等称号。主持和参与国家、省级科研项目数项,发表科研和教研论文30余篇,出版浙江省重点教材一部。

魏文廷,浙江省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入选者,宁波市领军人才。2016年获湖南大学有机化学博士学位,美国加州大学圣塔芭芭拉分校、厦门大学访问学者。先后获湖南省自然科学一等奖、中国化学会《有机化学》年度优秀论文奖、全国大学生“挑战杯”优秀指导教师、探花做爱
真诚教奖-教学特别贡献奖、探花做爱
最受学生欢迎的青年教师及探花做爱
王宽诚育才奖。现任知名SCI期刊《有机化学》青年编委、美国化学会会员、中国化学会会员,应邀担任Nat. Commun.、Nat. Catal.等50余种国际学术期刊评审人。主持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国企委托项目等20余项。以通讯作者在业界认可的Nat. Commun.、 ACS Cent. Sci.、Org. Lett.等国际重要科技期刊上发表SCI双一区期刊论文30余篇,9篇论文入选ESI全球TOP 1%高被引或TOP 1‰热点。课题组建立八年多来,培养的学生至浙江大学、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国家“双一流”A类高校深造近40人,获国家奖学金、浙江省政府奖学金50余人次,培养浙江省优秀毕业生近20人,获全国大学生“挑战杯”一等奖、全国大学生“挑战杯”“累进创新”专项奖、全国大学生“挑战杯”二等奖、浙江省国际“互联网+”金奖等省部级以上奖项20余项。
学生风采:

曹婧雅,2021级化学专业本科生,现已被清华大学录取,拟攻读化学专业硕士学位。曹婧雅在学术科研与创新创业方面表现突出。作为负责人,其项目获第九届"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银奖、浙江省"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铜奖及浙江省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4)金奖。在科研领域,她以第一/第二作者发表SCI论文2篇,以第一作者发表国际期刊论文1篇,并获1项发明专利授权(第一发明人)。曾主持校级SRIP项目2项,参与院级"蔚蓝人才计划"。获校长奖学金、江兴浩学生科研英才培育基金等荣誉,并获评校级优秀团员、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大学生等称号。

李奕佳,2021级化学专业本科生,现已被浙江大学录取,拟攻读化学专业硕士学位。他专业课程成绩优异,主修课程(有机化学、物理化学、仪器分析等)均位列第一,并完成物理系统计热力学与量子力学辅修课程。在科研方面,主要从事计算化学研究,参与多项跨学科项目,曾参与世界级合成竞赛(Merck杯逆合成竞赛)并获奖。

李牧韩,2021级化学专业本科生,现已被山东大学录取,拟攻读化学专业硕士学位。现任21级化学1班班长,曾任23级新生班级助理和校五星级社团风华伴学社副社长。学习成绩名列前茅,物理化学、结构化学等核心课程均取得专业最高分。以第一作者发表SCI学术论文1篇,以第二作者参与发表SCI学术论文2篇,以第一完成人申请受理国家发明专利1项,作为负责人主持校级重点学生科研创新项目1项,参与3项。作为核心成员参与浙江省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新苗人才计划)1项。作为负责人带队参加省部级创新创业大赛1项,作为重要成员参与校级创新创业竞赛3项。在校期间获优秀共青团员、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学生社团干部等共6项校级荣誉。获校级二等奖学金、第十五届江兴浩学生科研英才培育基金。

芦月姣,2021级化学专业本科生,现已被山东大学录取,拟攻读化学专业硕士学位。在科研方面,以第一作者发表SCI学术论文1篇,以第二作者参与发表SCI双一区学术论文1篇,作为负责人主持校级重点学生科研创新项目1项,参与2项。在竞赛方面,积极参加各项竞赛,参与省部级创新创业大赛1项,校级化学竞赛1项。在任职方面,自大二起担任本科21级化学1班宣传委员,积极服务同学。在荣誉方面,获浙江省政府奖学金、校级二等奖学金、校级三好学生等奖项和校级荣誉称号。

田文婵,2021级化学专业本科生,担任班级创新创业委员,现已被西安交通大学录取,拟攻读化学专业硕士学位。科研经历方面,自入学起加入导师课题组开展研究,以第一作者发表SCI论文1篇;主持校级重点SRIP项目1项,参与浙江省新苗人才计划项目2项。在创新创业领域,获得"建行杯"第九届浙江省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铜奖。曾获国家励志奖学金,并获评探花做爱
优秀大学生、优秀学生干部等荣誉称号。

钱诗琪,2021级化学专业本科生,现已被英国曼彻斯特大学录取,拟攻读化学专业硕士学位。在校期间担任班级组织委员,参与多项校内外青年志愿者活动。曾获"优秀团员"、"暑期社会实践优秀个人"等荣誉称号。

姚之韵,2021级化学专业本科生, 现已被南洋理工大学录取,拟攻读化学专业硕士学位。在校期间专业成绩优异,获校级三等奖学金。具备扎实的实验室科研能力,拥有两年实验研究经历,熟练掌握文献检索、实验操作及数据分析技能。英语水平良好,雅思成绩6.5。积极参与体育活动,擅长羽毛球、篮球、网球等运动。曾参加探花做爱
暑期社会实践活动,获"先进个人"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