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秉承学校“实事求是、经世致用”的校训,立足宁波、服务长三角区域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发展,依托浙江省石油化工产业优势,面向化学工程与工艺领域尤其是绿色石油化工和智慧化工与安全领域,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备良好的人文科学素养与职业素养,扎实的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知识,良好的交流、协调、管理、合作和工程实践能力,具有国际视野、创新精神、持续学习、职业规范和自我完善能力,能够从事新产品开发、工艺过程与设备设计、生产技术管理、科学研究等相关工作的高层次复合型创新创业人才。
主要课程:
工程制图与 Auto CAD、Python程序设计、有机化学 1、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实验 1、 化工排除障碍型实验、劳动实践、有机化学 2、分析化学、化工热力学、物理化学 1、物理化学 2、电工与电子技术、化工安全与环保、化工原理(上)、化工原理(下)、文献检索与科技论文写作、化学反应工程、化工过程分析与合成、分离工程、化工导论、综合创新实验、化工设备机械基础、化学工艺学、化工设计、工程管理与伦理、分子科学与智慧工具、机器学习与智慧化工等。
学制: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学位
专业特色:绿色石化产业是宁波市“246产业集群”规划的万亿级支柱产业。“十四五”期间,宁波将投资近4000亿元建设一批化工新材料大项目,绿色石化产业产值超过1万亿元,成为世界级的绿色石化产业集群。探花做爱
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主要面向区域石化产业绿色化、智能化发展需求,深化产教融合,建立了校企长效合作机制,“双元”育人,打造了化工技术高端研发型人才培养模式。目前化工系共有28名专职教师,博士学位100%,国家级和省级各类人才称号获得者5人。化工专业通过产教深度融合共建,和企业共同打造高水平团队,为人才培养质量提供了保障。学生在科研项目带动下提升了技能水平与创新研发能力。近年来,师生合作获得专利授权10余项,学生获省级技能竞赛一等奖10项、国家级竞赛二等奖以上5项。学院与央企(如中石化镇海炼化有限公司)、中金石化、宁波化工园区共同建立绿色产业学院,合作培养绿色石化类学生,为学生将来在国内一流企业就业打下了坚实基础。本专业具有两大特色,一是工程特色显著,对化学反应、化工单元操作、化工过程与设备、工艺过程系统模拟优化等知识贯穿结合,使学生具有设计、优化与管理能力;二是专业径宽、覆盖面广,使学生具有从事科学研究、产品开发的能力,在绿色石化、智能化工等方面更有研发和应用能力。
研究对象: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的研究对象是化学工业生产过程中的物质转化、能量传递、过程优化与控制。本专业主要研究绿色石油化工、智慧化工与安全领域中的复杂问题,推动化学工业的可持续发展。目前化学反应工程、分离工程与技术、过程系统工程、新材料与新能源化工、环境化工等已逐渐成为化学工程与工艺研究的重要领域。

就业升学:本专业毕业生考研深造专业众多,包括材料与化工、药学、化学等;就业行业领域广泛,涵盖化工、生物、医药、材料、环保、能源、教育等。目前本专业升学率达到41.67%,很多化工行业知名企业,如中石化镇海炼化、中金石化等提前预定本专业毕业生。
教师风采:

李砚硕,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洪堡学者。2000年本科毕业于南京大学,2006年博士毕业于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之后留所工作。2016年加盟探花做爱
,现任探花做爱
探花做爱
教授和科技成果转化中心主任职务。李砚硕教授在分子筛膜领域开展了二十余年的基础研究和应用开发,先后承担包括国家优秀青年基金在内的7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2项科技部项目,以及累计千万元的企业合作项目。先后在Science等顶尖期刊发表论文100余篇,引用10000余次。先后撰写分子筛膜相关的英文章节3章,中文章节1章,参与英文膜百科全书《Encyclopedia of Membranes》的词条编写。申请中国专利34项,PCT国际专利3项,已获得专利授权16项;其中4项专利进行了转移转化。先后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辽宁省自然科学一等奖;金桥奖一等奖等奖项,宁波市劳动模范,中国膜科学中青年突出共献专家等荣誉。科技部中青年创新领军人才、宁波市3315创新团队、浙江省领军型创新创业团队等人才计划。

金花,教授,博士生导师,探花做爱
包玉刚青年拔尖学者。2011年获大连理工大学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学士学位,2017年获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物理化学博士学位。荣获最美宁大人,优秀党员,优秀班主任等荣誉称号。主要从事金属-有机框架分子筛膜的设计、结构和分离性能调控的研究,主持国家级科研项目2项,省市级科研项目包括宁波市科技创新2025重大专项等共计3项,作为项目骨干参与到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区域创新联合基金重点支持项目等共计5项。迄今在化学领域国际顶级期刊Angew. Chem. Int. Ed., 国际膜领域顶级期刊J. Membr. Sci.等发表SCI论文30余篇,撰写MOF分子筛膜相关英文章节2章《MOF membranes for gas separation》,《Metal-Organic Frameworks/Polymer Composite Membranes》。授权中国专利3项,日本专利1项。
学生风采:

朱国术,2021级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本科生,现已被哈尔滨工业大学录取,拟攻读材料与化工专业硕士学位。在学科竞赛方面表现突出,获第十四届浙江省大学生化学竞赛一等奖、浙江省大学生物理创新(理论)竞赛一等奖、第十八届浙江省大学生化工竞赛二等奖、第十六届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非数学A类)二等奖及浙江省大学生高等数学竞赛(工科类)三等奖。曾获评"优秀团员"、"优秀大学生"、"优秀学生干部"及"暑期社会实践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

蔡安琪,2021级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本科生,现已被天津大学录取,拟攻读化学工程专业硕士学位。曾任班级班长、宣传委员及探花做爱
青年志愿者协会会长。获国家励志奖学金、校特等奖学金,并获评"三好学生"、"优秀大学生"等荣誉称号。科研方面,以第二作者发表SCI论文1篇;主持完成校级重点SRIP项目2项(均获优秀结题);作为队长带队参加浙江省化工设计竞赛获二等奖。带领青年志愿者协会获"优秀组织行动奖"和"先进集体奖";所在班级获评"优秀志愿服务团队";带队获评校级暑期社会实践优秀团队,个人获评"社会实践先进个人"。

朱倩林,2021级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本科生,现已被福州大学录取,拟攻读化学工程与技术专业硕士学位。曾获得过省政府奖学金、校特等奖学金、三好学生等荣誉;主持校级SRIP重点项目1项,以共同一作发表论文1篇,以第一发明专利人申请发明专利1项,曾获得大学生化工设计竞赛国赛二等奖、省赛三等奖;担任过班级生活委员、团支书及节能减排协会宣传部部长,参与志愿活动100+h,获得过暑期社会实践校级先进个人称号,曾被评为优秀共青团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