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花做爱

当前位置: 探花做爱>>招生就业>>本科生招生>>正文

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介绍(2025版)

2025年06月24日 17:15  点击:[]

 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秉承学校“实事求是、经世致用”的校训,立足宁波、服务长三角区域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发展,依托浙江省新材料产业优势,面向材料科学与工程领域尤其是高分子材料和新能源材料领域,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备良好的人文科学素养与职业素养,扎实的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知识,良好的交流、协调、管理、合作和工程实践能力,具有国际视野、创新能力、持续学习、职业规范和自我完善能力,能够从事材料生产与管理、评价与应用、开发与研究等相关工作的复合型创新创业人才。

主要课程:

Python程序设计、无机化学、无机化学实验、工程制图与Auto CAD、有机化学1、有机化学实验1、线性代数A、概率统计B等、电工与电子技术1、有机化学2、物理化学、文献检索与科技论文写作、材料科学与工程基础1、材料制备与加工、材料物理性能、材料科学与工程基础2、材料力学、综合创新实验、材料结构表征与分析方法、工程伦理学、工程管理学、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英语、材料研究与计算机应用等。

学制: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学位

专业特色:“材料科学与工程”本科专业经教育部批准于2012年开始招生,并于2014年5月入选浙江省普通高校新兴特色专业,2018年入选宁波市重点建设专业,2019获批浙江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022年获批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拥有材料与化工专业硕士点。拥有省部共建新型功能材料及其制备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宁波市特种高分子材料重点实验室等平台。近10年来,投入6500多万搭建、更新专业教学平台仪器与设备。专业拥有专职教学科研教师50余人,其中国家级人才3人,省部级人才10余人,博士学位100%,高级职称教师占90%以上。本专业所在的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于2021年进入ESI全球前0.5%,是我校一流学科“力学+”的重要支撑学科,2018年、2022年相继列入宁波市重点学科建设、宁波市学科双提升行动方案。本专业整合我校优势学科资源,以“小而精、一对一结对培养,双创教育无缝对接产业”为培养特色,建设有包括浙江省产教融合联盟、镇海炼化行业领军企业等10余个优质实习实训平台。

研究对象材料科学与工程的主要研究对象是各种材料,研究内容涉及材料的制备、组成、结构、性能以及加工技术等方面。在现代科学技术中,材料科学是国民经济发展的三大支柱之一。本专业通过对高分子、新能源、无机非金属等材料的研究,揭示各种材料的基本性质和行为规律,为材料的性能改进和应用提供理论依据,以进行材料设计和制备工艺设计、材料性能优化和产品质量控制、新材料和新工艺开发。材料科学与工程在各个领域的应用中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作用,为社会经济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就业升学:近5年,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学生在学科、创新创业竞赛中获国家级奖项8项,省部级奖项60余项,发表SCI论文6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80余项。材料专业考研升学率高速增长,其中2021年为51%,2022年为56%,2023年为67%,2024年为62%,全部升入“双一流”高校,包括清华大学、中国科学院、浙江大学等国内知名学府。毕业生主要就业于机关事业单位、国企、科研院所等,就业率接近100%。

教师风采:


丁传凡,教授,博导。浙江省先进质谱技术与分子检测重点实验室主任,质谱技术与应用研究院副院长。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分析仪器分会副理事长。主要从事质谱仪器及其技术在生命科学、化学等领域的应用。先后发表论文350余篇,申请中国,美国,日本,英国,法国,德国等专利近120项,转让专利近20项。获2010,2017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中国仪器仪表学会科学技术一等奖,上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等。

潘仲彬,教授,博士生导师,2018毕业于同济大学获得博士学位。主要研究兴趣为理论计算与实验相结合,致力于高性能电介质电容器储能材料的制备及应用研究。主持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10余项。目前以第一作者或者通讯作者在国际材料期刊Nature Communications、Advanced Materials、Energy&EnvironmentalScience、Advanced Energy Materials等发表SCI论文100余篇,引用7500余次,其中入选ESI全球TOP 1%高被引论文20篇。入选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英国皇家学会期刊TOP 1%高被引学者及探花做爱 浙东青年学者等;曾获黑龙江省自然科学二等奖、浙江省教学创新大赛实验教学专项赛二等奖、浙江省“互联网+”优秀指导老师及探花做爱 最受欢迎青年教师等。培养学生升学至中国科学院大学、复旦大学及浙江大学等多人;指导学生获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金奖、全国大学生“挑战杯”二等奖、国家奖学金及浙江省优秀毕业生等多项。

学生风采:

完颜博奥,2021级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本科生,现已被北京大学录取,拟攻读材料物理与化学硕士学位。学习上,他形成了"预习-听课-复习"的高效学习模式,注重时间管理和知识巩固,本科前三年综合绩点专业排名第一。面对科研挑战时保持乐观,他经常在实验室工作至深夜,将实验困难转化为突破契机。在科研方面,完颜博奥展现出扎实的研究能力。从课题筛选到论文发表全程参与,体现其严谨的科研态度。他选择材料化学方向的初衷源于对国家制造业发展的关注,希望为材料自主研发贡献力量。他以第一作者在SCI期刊《Composites Part B》发表论文1篇,获国家奖学金、省政府奖学金等多项荣誉。

杨文辉,2021级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本科生,现已被浙江大学录取,拟攻读化学工程专业硕士学位。本科期间GPA专业排名第2,获国家奖学金、校级"三好学生"、"江兴浩学生科研成果奖"二等奖等荣誉。科研方面,以第一作者发表SCI论文2篇,第二作者发表SCI论文1篇;主持校级SRIP项目1项;作为主要成员参与浙江省第十四届"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并获得金奖。社会实践方面,参加探花做爱 暑期社会实践活动,获评"先进个人",所在团队获评校级优秀团队。


郭文博,2021级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本科生,担任班级学习委员,现已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录取,拟攻读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硕士学位。在学术科研方面表现突出,以第一作者发表SCI论文2篇,主持校级重点SRIP项目1项;曾获浙江省化学竞赛三等奖、"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省级金奖。在校期间获评探花做爱 "优秀共青团员"、"优秀大学生"等荣誉称号。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在探花做爱 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中获评"先进个人",所在团队获评校级优秀团队。

林煜凯,2021级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本科生,现已被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录取,拟攻读材料与化工专业硕士学位。本科期间担任班级生活委员,主要负责班级住宿事务管理工作。在科研方面表现突出:作为核心成员获得浙江省生态环境科技创新大赛一等奖;主持完成校级SRIP项目1项;参与完成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2项;以共同第一作者身份《Polymer Composites》期刊发表研究论文1篇;毕业论文获评校级优秀毕业设计。除学术科研外,积极参与体育活动,所在团队获得探花做爱 篮球学院杯第五名。

汪洁华,2021级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本科生,已被重庆大学录取,拟攻读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硕士学位。以第一作者发表SCI论文2篇;主持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1项、校级SRIP项目1项;作为核心成员参与浙江省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计划(新苗人才计划)1项及多项校级SRIP项目。竞赛方面,作为团队成员参加第九届"建行杯"浙江省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获得省级金奖。

吕艳杨,2021级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本科生,现已被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录取,拟攻读材料与化工专业硕士学位。曾获得省政府奖学金、三好学生、优秀大学生等荣誉称号。

 


上一条:探花做爱 介绍(2025版) 下一条: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介绍(2025版)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