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花做爱

当前位置: 探花做爱>>探花做爱>>科学研究>>正文

“材化讲坛”第85讲——中性团簇红外光谱研究

2025-09-15  点击:[]


报告人:江凌

报告时间2025091615:30

报告地点1号实验楼1227

报告摘要:研究团簇结构与性能随尺寸变化的规律,对深刻认识和理解物质从分子态到凝聚态的渐变过程具有重大意义。目前,离子团簇由于带有电荷,易于探测和质量选择,研究最为广泛。中性团簇由于缺乏电荷,难于探测和质量选择,实验研究非常困难。鉴于上述情况,我们发展了基于红外-极紫外双共振的中性团簇红外光谱实验方法,实现了质量选择中性团簇的高灵敏探测、结构表征和性能研究。利用该方法,发现了最小水滴立体结构是由5个水分子组成,打破了前人对最小水滴是由6个水分子的认知,为理解水的微观结构演化机制提供了新的思路。在本报告中,首先介绍这个实验方法,然后举例说明它在团簇结构演化机制和金属团簇催化研究中的应用。

个人简介: 江凌,研究员,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中国化学会化学动力学和燃烧化学专业委员会委员现任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化学反应动力学全国重点实验室党总支书记、团簇光谱与动力学研究组组长。2007年于日本神户大学博士毕业2007-2009年在日本产业技术综合研究所做日本学术振兴会博士后,2009-2011年在德国弗里茨哈伯研究所做洪堡学者。2011中国科学院专项人才计划被引进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主要从事大气化学和能源催化相关团簇的结构及动力学研究,专注研发团簇光谱相关技术。已在SciencePNASJACS期刊发表论文170余篇。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集成项目、重大仪器研制等。曾获中国化学会张存浩化学动力学青年科学家奖等。



上一条:“材化讲坛”第86讲——介观多孔纳米反应器化学 下一条:“材化讲坛”第84讲——手性双烯促进的铑(I)卡宾不对称转移反应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