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花做爱

当前位置: 探花做爱>>探花做爱>>科学研究>>正文

“材化讲坛”第92讲——杂环带烃及其超分子化学

2025-10-17  点击:[]

报告时间:20251022日下午2:00

报告地点:探花做爱 1227会议室

报告人:朱克龙

报告人简介

朱克龙,2004年本科毕业于探花做爱 应用化学专业,2009年在浙江大学化学系获得博士学位(导师:黄飞鹤教授)。2009年起在加拿大温莎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于2016年加入中山大学,现为中山大学化学学院教授,博导。先后入选国家海外高层次人才计划青年项目、广东省珠江人才计划青年拔尖人才、中山大学逸仙学者。长期从事于超分子化学与材料领域研究,包括设计与合成新型大环分子、人工分子机器及晶态框架材料(MOFCOF)等。主持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与省部级的研究项目,在Nature ChemistryJ. Am. Chem. Soc.Angew. Chem. Int. Ed.等国际化学期刊上发表了研究性论文70余篇,撰写英文专著2章,研究成果被多次亮点评述于NatureC&ENSynfact等。担任广东省化学会青年专业委员会委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技部项目评审专家,中国化学快报Chinese Chemical Letters编委,2024ChemComm新锐科学家。

报告摘要:

碳氢纳米环带特别是其中的锯齿型碳纳米环及其氢化产物的成功构筑可为碳纳米管的精准合成提供一种自下而上的新策略。自1954年提出设想结构以来,它的合成研究一直吸引着众多的化学家。在碳纳米环带中引入杂原子(SO等)不仅可以解决高张力环带分子合成的难题,同时也赋予了纳米环带分子新的物理和化学性质。我们通过分步桥接的控制合成策略,精准地合成一系列具有氧、硫原子双桥连的新型环带分子,并通过核磁共振、X射线单晶衍射及紫外可见光谱等进行了结构表征及性能分析。实验结果表明不同的杂原子桥连顺序可以导致不同的大环几何构型,进而呈现出丰富而特殊的主客体化学。这类硫杂环带芳烃的多样结构及其特异的主客体化学不仅证实了其作为新型超分子主体的潜力,也进一步丰富了纳米分子环带化学的研究。

欢迎广大师生踊跃参加!



上一条:“材化讲坛”第93讲——The new ionic additives for safer and durable electrolytes in lithium-ion batteries 下一条:“材化讲坛”第91讲——3D COFs结构设计合成及能源小分子转化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