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花做爱

【教务运行】2024-2025-3学期和2025-2026-1学期学生网上选课系列通知

2025年06月23日 11:06  点击:[]

本通知里有较多的须知和说明,请同学们以查找的形式“Ctrl+F"进行搜索


1、2024-2025-3和2025-2026-1学期学生网上选课须知

2、选课系统三种进入方式说明

3、通识选修核心课程修读说明

4、2023级《健康体适能(一)》课程选课修课说明

5、转发体育学院《大学体育保健》课程申请要求及流程

6、其他温馨提醒


2024-2025-3和2025-2026-1学期学生网上选课须知


各位同学:

2024-2025-3和2025-2026-1学期学生网上自主选课工作即将开始。现将选课的具体安排及要求通知如下,请同学们务必认真阅读、执行。

为稳定教学秩序,每学期开学第2周试听退改选结束后,除因退学警示、补考等特殊原因外,将不再受理个人原因(错选、漏选)导致的退改选事宜,请同学把握好每一轮次的选课时间,务必在规定时间内选课。


一、选课依据

请同学们务必仔细阅读选课系统界面的各类常见问题、选课须知、温馨提醒等内容,在选课开始前,结合学习预警(具体为“学业完成查询”app)、班级课表和培养方案(具体为“个人方案查询”app),明确自己的候选课程,将自己所选的课程作逐一核对,避免错选和漏选。


二、选课结果查询

请同学务必登录网上办事大厅中的“我的课表”APP应用进行选课情况的检查。没有安排时间、教室地点的课程会出现在同学课表的最右边(如下图所示),也是同学已经选课的课程,此类课程具体上课时间、地点不在系统中体现,请选了此类课程的同学务必要联系该课程所在学院的任课老师,明确具体的时间和地点。


三、选课时间安排(如有调整,另行通知)

1、第一轮选课(含2024-2025-3学期的选课)

2025年6月29日(周日)9:00~2025年7月3日(周四)16:30

选课规则:

公选课程选课实行志愿填报制(最多可选三门公选课),其他课程不设置志愿,直接选择。

该学期的课程第一轮选课时选课人数可超出容量上限,先选和后选没有区别,选课结束后将进行选课结果处 理。

     选课结果处理规则:

选课结束后,学校将对一些选课人数超过课容量的课程进行随机删选。公选课筛选规则:同等志愿级别下高年级优先;其他课程筛选规则:推荐班级第一优先,本专业培养方案第二优先,高年级第三优先。


2、第二轮选课(含2024-2025-3学期的选课)

时间:2025年7月16日(周三)9:30—2025年7月21(周一)16:30  

选课规则:

所有未选满或新增开的课程全部开放,不设志愿,即(先)选即(先)得,但课程选课人数不可超出该课程的课容量。


3、课程调整退、改选(指第二轮选课结束后,下一学期开学初试行的课程试听环节,同学在下述时间内可以进行退课或改选课)

时间:2025年9月8日(周一)8:30—9月21日(周日)16:30  

选课规则:

所有未选满或新增开的课程全部开放,不设志愿,即(先)选即(先)得,但课程选课人数不可超出该课程的课容量。


四、选课注意事项

1.学生务必完成教学评价后才能选课。

2.关于公选课和跨学科基础选修课 第二轮选课结束后,公选课和跨学科基础选修课选课人数少于5人的(含梅山校区)一般情况下学校会做停开处理,请同学们慎重选课。

3.关于辅修  学校鼓励学有余力的学生辅修其他专业,尤其鼓励师范专业学生辅修其他师范类专业。在选辅修课程的时候,请同学们一定要注意主辅修专业课程的修读时间和授课校区,避免出现在同一个半天不同校区上课的情况。

4.学期结束前,网上公布的各课程上课时间一般不再变动,但上课地点可能会因选课人数变化等原因而作出调整,故请同学们于下学期报到当天,再次登陆选课系统查看本人的课表信息,以防届时找不到上课教室等情况出现;

5.对于某些有特殊选课要求的课程会在“教学班详情”中做出说明,具体界面如下,请同学认真查看自己选的课程的特殊情况说明:

6.学生一定要保管好自己的密码,不要出现因密码泄露导致选课数据被他人修改的现象;

7.学生选课结束后请以注销的方式退出系统;

根据《探花做爱 普通全日制本科学生管理规定》(宁大政[2021]22号)文件第二十条的规定:“学生在规定时间内自主进行网上选课。未选课者,不得参加听课和考核,即使参加考核,取得的成绩也作无效处理。”


五、选课系统中各类选课模块介绍

1.“推荐选课”:该选课模块中的课程,是为学生所在班级开设的课程,即班级课表,但是该课表中的大学体育课需要在单独的“大学体育选课”模块中选课。请同学务必首先按班级课表选课

2.“本专业培养方案课程选课”:该选课模块中的课程,是指包含在学生所在专业培养方案中的当学期开设的课程。此模块的课程一般供那些不按正常建议修读学期修读课程的学生进行选课,例如想提前毕业的学生、出去交换提前修读或回来后第一次补修的学生、休学的学生等,还有其他因各种原因没有按时修读又要修读的学生。因为有些课程修读有先修和后修的要求,有些课又无法提前修读,所以这个模块选课请学生一定要在教务办老师的指导下进行,避免出现选了又要退课的现象。

3.“非本专业培养方案课程选课”:该选课模块课程,是指不包含在学生所在专业培养方案但出现在别的专业培养方案中的当学期开设的课程,此模块的课程一般供那些想跨专业选课的学生、原课号课程不再开设想修读其他课号的类似课程的学生等等,因为是非本专业的课程,有些课程的修读需要一定的专业基础、有些课程有先修后修的要求等各种原因,所以这个模块选课请学生一定要在教务办老师的指导下进行,避免出现选了又要退课的现象。

4.“公共选修课”:公共选修课包括普通公选课、通识一般选修课和通识核心课程。

5.“不及格重修课程”:该选课模块中的课程,是指系统根据学生已经修读的课程成绩,筛选出来的成绩不合格且在当学期开设的课程,同学可在此模块中选,也可在“本专业培养方案课程选课”模块下进行选课修读(大学体育课重修无法在这个模块下选课,如何选课请看温馨提醒中的相关内容)。

6.“大学体育选课”:同学可根据自己兴趣选择喜欢的大学体育项目,但是必须选择自己所在班级课表中的大学体育课程(大学体育课重修无法在这个模块下选课,如何选课请看温馨提醒中的相关内容)

7.“辅修选课”:该选课模块课程,是针对参加了辅修专业的学生选择辅修课程。辅修课程应参照自己所修读的辅修专业方案进行选课。

8. “全校课程查询”学生可在该查询类别中查询学期开设的所有课程的详情。每门课程名称点进去后,可以查看该门课程的限制信息和选课说明,请同学务必查看,否则可能导致误选。

请同学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在对应的选课模块中进行选课。

                                                                                             




选课系统三种进入方式说明

注意:校内访问选课系统,只能通过第一种方式。

校外同学请尽可能加入校园5G专网,webVPN方式作为备选。


一、在校园内选课(主推,建议使用google浏览器)

校内范围:

各校区中学校办公/机房有线网络

“nbu-auto”“nbu-wiress”无线网络覆盖区域

宿舍电信移动等运营商网络

进入选课系统//jwxk.tanhuaza.net进行选课

账号和密码为统一身份认证(同网上办事大厅)。


二、校外校园5G专网选课(主推方式,建议使用google浏览器)

未开通校园5G专网的同学请提前申请入网,手机开通4G或5G套餐的用户均可免费申请加入校园5G专网,运营商不另收取费用。申请方式如下:

1) 风华宁大APP-服务-“5G校园专网”;

2)选择自己的手机运营商申请入网。

3)提交申请后,在两个工作日内收到运营商短信确认后即正式加入校园5G专网。申请中遇到任何问题请打信息化服务云热线0574-87609996咨询。

申请加入完成后,进入选课系统//jwxk.tanhuaza.net进行选课

账号和密码为统一身份认证(同网上办事大厅)。


三)非校园5G专网用户在校园外选课(备选,建议使用google浏览器)

访问地址://vpn.tanhuaza.net

(注意区分前缀是//,已加入校园5G专网用户不支持)

登录成功后显示webVPN网站导航页,点击教务选课,跳转至选课系统进行选课。


跳转失败解决办法:如跳转后出现如下界面,可以尝试禁用浏览器缓存。


方法一(中文):请按F12,跳出下面的界面,在禁用缓存框中打勾,再按F5刷新页面就可以进入选课界面了。

方法二(英文):如果按F12后电脑跳出的是英文界面,则在 Network 这个选项里 Disable cache 打上勾,再按F5刷新页面就可以进入选课界面了。



如上述方法多次尝试后仍然无法进入选课系统

请联系自己所在学院教务办的老师




通识选修核心课程修读说明

注:线下通识选修核心课程数量每个学期会根据开设情况有所增减,停开的课程不影响以前已经修读过的学生。

一、线下课程

根据2023版人才培养方案,从2023级开始,原《职业规划与创新创业》课程(课号:430Z01A或430Z01G)从公共必修课程调整为同名通识选修核心课程(课号变更为:430T01A)。

2022级及以前同学已修读并获得《职业规划与创新创业》(课号:430Z01A或430Z01G)课程学分的,不得再选修课号为430T01A的《职业规划与创新创业》作为通识选修核心课程修读;

2022级及以前同学未能获得《职业规划与创新创业》(课号:430Z01A或430Z01G)课程学分的,可以通过学院教务办继续选修《职业规划与创新创业》(课号:430T01A),通过后,以课程顶替的方式获得培养方案中规定的必修《职业规划与创新创业》(课号:430Z01G)课程学分。

(一)2022级及以前学生

1.2022级及以前学生可修读的通识选修核心课程清单如下,共82门课程。


序号

课号

课程名称

1

064TS2A

英语演讲与辩论

2

054TS3A

汉字与中国文化

3

054TSDA

《史记》解读

4

054TSEA

《论语》导读

5

054TSFA

《水浒传》解读

6

054TSGA

《红楼梦》解读

7

050T01A

《周易》解读

8

030TS1A

孙子兵法与心理战

9

030TSA2

《西方的智慧》导读

10

050T09A

西方文明史

11

050T03A

中国古代历史与文化

12

050T05A

中国当代小说选读

13

050T07A

东方文明史

14

050T02A

唐诗宋词选读

15

130S03A

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史话

16

270TS4A

基础逻辑

17

096T06A

改变世界的力学—从牛顿到爱因斯坦

18

260T06A

化学与社会

19

090T02B

航天技术与人类社会

20

260T01A

材料科技与人类实践

21

010TS6A

大数据时代的信息素养

22

080T13A

数学建模及应用

23

260T02A

科学发现与诺贝尔奖

24

080T12A

科学技术史

25

260T03A

化学与生活

26

130S02A

基因与人类

27

120T01A

能源与可持续发展

28

130S01A

生命科学导论

29

080L10A

数学模型导引

30

141TS1A

诺奖漫谈之生命与健康

31

134TS2C

海洋与人类文明

32

110A28A

地球演化与人类环境

33

026R67A

自然资源与人类生活

34

110J86A

环境科学概论之行动篇

35

114J86A

环境污染事件与应急响应

36

130T05A

人文视野中的生态学

37

270TS2A

人际关系—社交礼仪

38

050T08A

公众史学

39

020TS2A

现代公民与法律

40

010TS1A

人际关系—沟通与谈判

41

010T04A

社会调查方法

42

27GT01A

公关与沟通

43

394TS1A

信息获取、管理、分析及追踪能力综合提升

44

370H01A

欧洲建筑艺术

45

370T08A

当代著名建筑师与优秀建筑作品赏析

46

370T09A

创意与生活

47

010TS2A

平话博弈论

48

010TS5A

经济学家与经济学

49

020TS1A

批判性思维与逻辑训练

50

120T02A

创新思维与创造技法

51

010T07A

创业营销

52

010T06A

经济学入门16讲

53

020TS3A

沟通智慧

54

141TS2A

营养与健康

55

360T07A

世界民族音乐欣赏

56

050H10A

博物馆学概论

57

064TSOA

国学概论

58

390TS5C

酒与酒文化

59

064TSPA

旅游英语

60

050T01O

舌尖上的欧洲:西方美食文化大观

61

064TSNA

欧洲文明与文化

62

411T04A

现代自然科学技术概论

63

411T03A

物理与摄影

64

411T02A

生活中的微电子技术

65

411T01A

人文物理通识与探索性实验

66

097X03A

工程优化方法

67

411T05A

人工智能与科学应用

68

100TS1A

人工智能医学应用

69

360R03A

人工智能与音乐创作

70

390TS3B

果蔬营养与健康

71

047T59B

极限运动赏析与实训

72

141TS3A

常见病的食养与食疗

73

390TS4A

舌尖上的健康

74

141TS4A

健康与社会:跨学科视角

75

390TS6C

软饮料概论

76

130S04A

饮食文化与健康饮食

77

141TS5A

健康导航:常见疾病的识别与应对

78

141TS7A

人工智能与药物研发

79

141TS6A

人工智能与医药

80

370T12A

智能城市空间感知

81

380F01A

影视服装赏析

82

380F02A

传统染色工艺


2.非认证与评估专业学生需修读6学分通识选修核心课程,其中非艺术类专业学生所修读的6学分中必须有2学分为公共艺术课程学分。

3.认证与评估专业学生需修读4学分通识选修核心课程,其中非艺术类专业学生所修读的4学分中必须有2学分为公共艺术课程学分。


2022级及以前学生公共艺术类课程清单如下:

所属学院

序号

课号

课程名称


音乐学院


1

360T01A

音乐鉴赏


2

360T02A

戏曲鉴赏


3

360T03A

戏剧鉴赏


4

360T04A

舞蹈鉴赏


5

360T05A

经典歌曲赏析


6

360T06A

中国音乐艺术


7

360T09A

中外艺术歌曲鉴赏


8

360T11A

经典音乐弹唱入门


9

360T10A

声乐艺术表演与赏析

潘天寿建筑与艺术设计学院

10

370T01A

艺术导论


11

370T02A

美术鉴赏


12

370T03A

影视鉴赏


13

370T04A

书法鉴赏


14

370T06A

摄影艺术


15

370T07A

中国建筑艺术


16

370T15A

广告的艺术


17

370T14A

浙江地方戏曲视觉文化导赏


18

370T16A

纤维艺术创意与心灵的对话


19

370T13A

设计艺术概论

教师教育学院

20

034G97D

外国经典教育电影赏析


21

030TS6A

经典诵读


22

030TS5A

舞蹈艺术素养

探花做爱 昂热大学联合学院

23

380F03A

数字非遗


(二)2023级及以后学生

从2023级开始,每位学生需修读8学分通识选修核心课程,通识选修核心课程分为六大模块,分别是“中华文明与世界文化”“科学探索与技术创新”“生命健康与生态环境”“社会科学与公共责任”“艺术体验与审美鉴赏”“创新能力与创业素养”。每个模块最多认定2学分,多修的学分认定为公共任意选修课学分

具体修读要求如下:

1.所有专业学生必须选修2学分“创新能力与创业素养”课程;

2.所有非艺术专业(学前教育专业除外)学生必须选修2学分“艺术体验与审美鉴赏”课程;

3.艺术类专业和学前教育专业在“中华文明与世界文化”“科学探索与技术创新”“生命健康与生态环境”“社会科学与公共责任”中选6学分(每个模块最多认定2学分);

4.理工农类专业在“中华文明与世界文化”“生命健康与生态环境”“社会科学与公共责任”中选4学分(每个模块最多认定2学分);

5.人文社科专业在“科学探索与技术创新”“生命健康与生态环境”中选4学分(每个模块最多认定2学分);

6.医学专业在“中华文明与世界文化”“科学探索与技术创新”“社会科学与公共责任”中选4学分(每个模块最多认定2学分)。


具体课程清单如下:

所属模块

序号

课号

课程名称

中华文明与世界文化

1

064TS2A

英语演讲与辩论


2

054TS3A

汉字与中国文化


3

054TSDA

《史记》解读


4

054TSEA

《论语》导读


5

054TSFA

《水浒传》解读


6

054TSGA

《红楼梦》解读


7

050T01A

《周易》解读


8

030TS1A

孙子兵法与心理战


9

030TSA2

《西方的智慧》导读


10

050T09A

西方文明史


11

050T03A

中国古代历史与文化


12

050T05A

中国当代小说选读


13

050T07A

东方文明史


14

050T02A

唐诗宋词选读


15

130S03A

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史话


16

270TS4A

基础逻辑


17

020TS3A

沟通智慧


18

064TSOA

国学概论


19

390TS5C

酒与酒文化


20

064TSPA

旅游英语


21

050T01O

舌尖上的欧洲:西方美食文化大观


22

064TSNA

欧洲文明与文化

科学探索与技术创新

1

096T06A

改变世界的力学—从牛顿到爱因斯坦


2

260T06A

化学与社会


3

090T02B

航天技术与人类社会


4

260T01A

材料科技与人类实践


5

010TS6A

大数据时代的信息素养


6

080T13A

数学建模及应用


7

260T02A

科学发现与诺贝尔奖


8

080T12A

科学技术史


9

260T03A

化学与生活


10

130S02A

基因与人类


11

120T01A

能源与可持续发展


12

130S01A

生命科学导论


13

080L10A

数学模型导引


14

141TS1A

诺奖漫谈之生命与健康


15

411T04A

现代自然科学技术概论


16

411T03A

物理与摄影


17

411T02A

生活中的微电子技术


18

411T01A

人文物理通识与探索性实验


19

097X03A

工程优化方法


20

411T05A

人工智能与科学应用


21

100TS1A

人工智能医学应用


22

360R03A

人工智能与音乐创作

生命健康与生态环境

1

134TS2C

海洋与人类文明


2

110A28A

地球演化与人类环境


3

026R67A

自然资源与人类生活


4

110J86A

环境科学概论之行动篇


5

114J86A

环境污染事件与应急响应


6

130T05A

人文视野中的生态学


7

141TS2A

营养与健康


8

390TS3B

果蔬营养与健康


9

047T59B

极限运动赏析与实训


10

141TS3A

常见病的食养与食疗


11

390TS4A

舌尖上的健康


12

141TS4A

健康与社会:跨学科视角


13

390TS6C

软饮料概论


14

130S04A

饮食文化与健康饮食


15

141TS5A

健康导航:常见疾病的识别与应对


16

141TS7A

人工智能与药物研发


17

141TS6A

人工智能与医药

社会科学与公共责任

1

270TS2A

人际关系—社交礼仪


2

050T08A

公众史学


3

020TS2A

现代公民与法律


4

010TS1A

人际关系—沟通与谈判


5

010T04A

社会调查方法


6

27GT01A

公关与沟通


7

394TS1A

信息获取、管理、分析及追踪能力综合提升


8

370T12A

智能城市空间感知

艺术体验与审美鉴赏

1

360T01A

音乐鉴赏


2

360T02A

戏曲鉴赏


3

360T03A

戏剧鉴赏


4

360T04A

舞蹈鉴赏


5

360T05A

经典歌曲赏析


6

360T06A

中国音乐艺术


7

370T01A

艺术导论


8

370T02A

美术鉴赏


9

370T03A

影视鉴赏


10

370T04A

书法鉴赏


11

370T06A

摄影艺术


12

370T07A

中国建筑艺术


13

034G97D

外国经典教育电影赏析


14

370H01A

欧洲建筑艺术


15

370T08A

当代著名建筑师与优秀建筑作品赏析


16

050H10A

博物馆学概论


17

360T07A

世界民族音乐欣赏


18

380F01A

影视服装赏析


19

380F02A

传统染色工艺


20

030TS6A

经典诵读


21

030TS5A

舞蹈艺术素养


22

370T15A

广告的艺术


23

370T14A

浙江地方戏曲视觉文化导赏


24

370T16A

纤维艺术创意与心灵的对话


25

370T13A

设计艺术概论


26

360T09A

中外艺术歌曲鉴赏


27

360T11A

经典音乐弹唱入门


28

360T10A

声乐艺术表演与赏析


29

380F03A

数字非遗

创新能力与创业素养

1

370T09A

创意与生活


2

010TS2A

平话博弈论


3

010TS5A

经济学家与经济学


4

020TS1A

批判性思维与逻辑训练


5

120T02A

创新思维与创造技法


6

010T07A

创业营销


7

010T06A

经济学入门16讲


8

430T01A

职业规划与创新创业

课程总门数

106




二、线上课程

智慧树平台上的通识选修核心课程清单和选课方式另行通知,线上课程模块与线下课程一致。修读要求如下:

1.所有同学在校期间最多只有1次修读线上通识选修核心课程的机会,且只能修读1门线上通识选修核心课程

2.学生在平台上修读的课程综合评价成绩达到60分及以上的,即获得该课程学分(所有课程的学分均为2学分)。成绩一旦进入系统后不能申请退课、重修(智慧树平台上的补考成绩即使合格也不予认可)。

通识选修核心课程学分修满即可,不分线上线下,鼓励同学们优先修读线下课程。


2023级《健康体适能(一)》课程选课修课说明


课程基本情况

课程类别:通识核心必修课程

课程代码:040TT5A

课程学分:0.5学分

总学时数:17学时

二、课程简介

《健康体适能(一)》课程是促进学生思想品德教育、身心和谐发展、文化科学教育、生活与体育技能于身体活动并有机结合的教育过程;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重要途径;是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通过合理的体育教育和科学的体育锻炼过程,达到增强体质、增进健康和提高体育素养等目标的公共必修课程;是学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等学校体育工作的中心环节。其教学内容包括体能和身体素质为主的各种练习,如;力量、灵敏、耐力、速度等。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科学制定运动处方,为终身体育打下基础。该课程以教师指导,学生自主锻炼为主要形式。

三、课程考核方式及成绩评定办法

表1课程考核与成绩评定表

考核项目

考核内容

考核关联的课程目标

考核依据与方法

详细评分标准

占课程总成绩的比重

课外锻炼

课外跑步打卡与AI锻炼

能力目标

价值目标

课外锻炼打卡

完成《探花做爱 课外体育锻炼实施方案》相关要求


50%


体质健康标准测试成绩

体质健康测试各项目

知识目标

能力目标

价值目标

统一组织测试

体质健康标准 评分表

50%

总分

100

1、课外跑步锻炼评分标准:

得分

100

80

60

0

次数

≥25

≥20

≥15

<30

备注:

1.每次跑步距离男生为3公里、女生为2公里(每公里4——8分钟内完成),或AI锻炼,每天仅记录有效成绩一次;需在开学后前15

周内完成


2.具体要求及未详事项参见最新版《探花做爱 课外体育锻炼实施方案》。



体质健康测试评分标准(详见《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2014年修订)》)


课程选课说明

2025-2026-1学期的《健康体适能》课(课号040TT5A)为大三(即2023级)必修课,该课程同学暂时无需在系统中选课,将由教务处统一进行选课。同学们可以在下学期第18周左右进网上办事大厅的“我的课表”右上边的“无固定时间地点的课程(请咨询开课学院)”中进行查看,具体如下图:

课程成绩录入说明

    在考核结束后,体育学院根据同学考核项目情况,核算出学生最终成绩,交由教务处将成绩导入成绩系统。






转发体育学院《大学体育保健》课程申请要求及流程


大学体育保健班老师第一周向学生说明保健班事项,身体伤残,或者有器质疾病,不能正常参加运动的学生,在前两周内完成。

遇到特殊情况,如中途受伤等,可以转进大学体育保健班,但 13周及以后发生上述情况不允许再转入,只能退课、重修或者缓考。保健班授课严格按大纲要求,达不到出勤和学习内容要求者,按不及格计算。(肢体伤残,确实无法运动者酌情考虑)

转入保健班所须资料为:《大学体育保健课申请表》、三甲及以上等级医院开具的不适合剧烈体育运动的诊断证明(近三个月)

选课时间节点以及具体流程:

开学第一周,第二周:

同学在选课规定的时间内在选课系统上选跟大学体育对应的保健课:(040TT2B 大学体育保健(一); 040TT4B 大学体育保健(三))。

选完课之后在两周内下载并填写《大学体育保健课申请表》(下载流程见下图),附上诊断书和证明资料,交原体育课任课老师签字若未选大学体育课则无须签字)。上课时须将大学体育保健课申请表》、诊断书和证明资料交给保健班任课老师。

开学第三周,第四周,第五周,第六周:

下载并填写《大学体育保健课申请表》(下载流程见下图),附上诊断书和证明资料,先交原体育课任课老师签字(若未选大学体育课则无须签字),后至本部田径场司令台下方A101室找陈奂老师审核并签表,最后再到体育学院教务办107找徐巧英老师选大学体育保健课。上课时须将《大学体育保健课申请表》、诊断书和证明资料交给保健班任课老师。

开学第七周,第八周,第九周,第十周,第十一周,第十二周:

下载并填写《大学体育保健课申请表》(下载流程见下图),附上诊断书和证明资料,先交原体育课任课老师签字,后至本部田径场司令台下方A101室找陈奂老师审核并签表,最后再到体育学院教务办107找徐巧英老师签字及联系教务处选课。上课时需将《大学体育保健课申请表》、诊断书和证明资料交给保健班任课老师。

注意:按大纲要求第6周后保健班只接收《大学体育课》内因伤、病转入的学生。13周及以后一律不能转入保健班!


司令台老师值班时间每周周一、周三、周五:

(上午9:00~11:20;下午13:30~16:30。)


表格下载流程见下:

登录探花做爱 门户信息门户,点击下方“体育学院”

出现如下页面:




点击网页右下角“下载中心”栏目:




出现如下页面:




点击网页正中间“公共体育部”:

出现如下页面:


选择第四张表格《大学体育保健课申请表》。


其他温馨提醒


各位同学:

  1.关于如何进行选课操作,如何查询培养方案等相关问题可以在选课系统界面的“常见问题”里进行查看。

2.2024-2025-3学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课号为270L18B)为大二(即2023级)学生必选课程,该课程同学们暂时无需在系统中选课,教务处会和团委进行对接,在下个学期开学初根据同学们参加社会实践情况再统一导入系统,请同学们在9月30日左右进网上办事大厅的“我的课表”右上角的“无固定时间地点的课程(请咨询开课学院)”中进行查看,具体如下图:


3.同学进入“我的课表”app查询课表的时候看到右上角有“无固定时间地点的课程(请咨询开课学院)”(如下图所示),此类课程具体上课时间、地点不在系统中体现,请选了此类课程的同学务必要联系该课程所在学院的任课老师,明确具体的时间和地点。


4.非艺术类专业2019-2021级学生公共艺术类课程要求修读一门课(2学分),多修的公共艺术类课程学分认定为通识核心课程学分。2022级学生多修的(2学分以外)公共艺术类课程学分认定为普通公选学分。

5.同学在选课的时候一定要看清上课的地点,上课地点中含“北区”二字的为北区,请同学一定要注意。

6.第二轮选课和开学初两周内选课期间如需要咨询课容量的事情,请咨询课程所在学院教务办的老师。

7.关于大学体育课和体育重修选课

需要选大学体育课的同学请到选课系统中的“大学体育选课”模块下选择相应的大学体育项目,但是必须选择自己所在班级课表中的大学体育课程。

但重修大学体育课、本学期修读大学体育保健下学期要转修大学体育课的同学只能在第三轮选课的时候到所在学院教务办进行选课,且超过课容量的需由学生所在学院教务办老师与体育学院教务办老师沟通扩容后由学生所在学院教务办老师进行选课。

另外请以往学期大学体育(一)、大学体育(三)、健康与保健1、健康与保健3、大学体育1、大学体育3没过的同学一定要记得选修相对应的大学体育(一)或者大学体育(三),特别是将于2026年毕业的同学,因2025-2026-2学期不会开设大学体育(一)、大学体育(三)课程,这是最后一次选该课程的机会了。


8.关于大学体育保健课选课

(1)因身体原因不适合参加剧烈运动的同学,培养方案中要求的“大学体育”可以修读相应级别的“大学体育保健”替代。选课时直接在“非本专业培养方案课程选课”中搜索“大学体育保健”选择对应学期的课程。

大学体育保健申请标准:身体伤残或者有器质疾病,不能正常参加运动的学生,且要出具由三甲及以上等级医院开具的不适合剧烈体育运动的诊断证明(近三个月),上课时将《大学体育保健课申请表》、诊断书和证明资料交给保健班任课老师,上述操作请在开学前两周内完成。

(2)遇到特殊情况,如当学期中途受伤等,也可以申请转选大学体育保健课,按大纲要求第6周后保健班只接收《大学体育课》内因伤、病转入的学生。

(3)但第13周及以后发生上述情况一律不允许转入,只能退课、重修或者缓考。保健班授课严格按大纲要求,达不到出勤和学习内容要求者,按不及格计算(肢体伤残,确实无法运动者酌情考虑)。

9.本次选课还需要选择2024-2025-3学期的课程,有需要的同学别忘记切换学期进行选课,选完一个学期的课后请务必切换到另一学期的选课轮次进行选课。(请大家务必搞清楚是否需要选3学期的课,千万不要误选,低年级的同学不要误选高年级的3学期的课。)

10.学生多次选课修读同一门(课号前7位相同)课程,获得的学分数仅按一门课计算。

11.第一轮选课结束后,除去公选课外,其他课程的抽签筛选规则是:推荐班级第一优先,本专业培养方案第二优先,高年级第三优先,所以建议同学尽量在“推荐选课”中选自己班级的课程,否则选课抽签时候落选的几率会很大。



教务处

2025年6月23日




上一条:【体测】体质健康测试项目及标准 下一条:【教务运行】2024-2退改选、辅导自学、通识核心、课程顶替情况说明

关闭